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的区别是什么?
1、依据法律法规不同
股权激励主要依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而员工持股计划主要依据《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2、核心要求不同
股权激励的宗旨是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长期性激励,其强调的是“激励”作用。而员工持股计划强调的是“利益共享”和“资源配置”作用,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
3、参与对象不同
股权激励的参加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不可参与。而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员工,包括管理层人员。需注意的是,由于独立董事不具备公司员工身份,因此独立董事不可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4、股票来源不同
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有三种: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
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有五种: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购买;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东自愿赠与;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
5、限售期不同
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与首次解除限售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2个月。在限制性股票有效期内,上市公司应当规定分期解除限售,每期时限不得少于12个月,各期解除限售的比例不得超过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总额的50%。
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长期有效,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不低于12个月。但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需不低于36个月。
6、考核标准不同
股权激励: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激励对象行使权益的条件。绩效考核指标应当包括公司业绩指标和激励对象个人绩效指标。
员工持股计划:《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未对员工持股计划设置考核标准做出明确规定。
股权激励的价值具体是什么?
对非上市公司来讲,股权激励有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薪酬压力。由于绝大大多数非上市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公司能够适当地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现金流出。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
对原有股东来讲,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降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从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非上市公司往往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导致公司的“三会”制度等在很多情况下形同虚设。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公司的经营权将逐渐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由于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对公司员工来讲,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动问题。由于待遇差距,很多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管理和科研人才。实践证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由于员工的长期价值能够通过股权激励得到体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大幅提高,同时,由于股权激励的约束作用,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会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