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很怕的5个习惯,很多人不当回事,几乎每天都在做!
时间:2025-04-02 17:06:41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我们享受美食。

饮食因素对胃部健康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吃错食物,患胃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篇文章就来讲一讲胃最怕的食物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还会告诉大家要想保护胃的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胃最怕这5点

现在捂着肚子喊胃疼的人比比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很容易损害胃部的健康。

1

高盐食物

长期高盐饮食不仅会危害心血管健康,对胃部健康也很不友好。

盐摄入过高会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导致胃壁细胞脱落。而壁细胞是保护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坏就会增加罹患胃炎的风险,严重还可能导致胃癌。

建议:饮食中要控制好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最好控制在5克之内,也就不到1啤酒瓶盖的量(带胶垫),同时也要注意少吃腌菜、泡菜、火腿、香肠、培根等盐含量较高的食物。

有数据显示,常吃腌制食品的人群胃癌发生风险增加2.21倍。

2

高糖食物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很多人压力大时就特别喜欢吃甜食。

有研究提到,经常吃高糖食物不仅容易诱发龋齿,还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有些甜食中的相关成分比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和糖精不仅会破坏肠道免疫平衡,使肠屏障功能受损,而且会打破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另外,高糖食物吃得多也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

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不超过25克,在家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添加糖。

购买食物的时候看好包装上的标签,多选不含有添加糖的,比如配料表有白砂糖、冰糖、红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等的都要尽量减少食用。

3

吸烟饮酒

吸烟和饮酒都对健康危害很大,二者都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肌张力,减少唾液分泌,而饮酒会影响食管的同步收缩效率,显著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并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影响其蠕动功能,导致胃和食管功能衰退,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并且,长期吸烟饮酒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这是因为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会诱发胃癌;酒精可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引起胃黏膜损伤与出血,同时对肝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高度酒危害更大。

建议:戒烟限酒!最好不饮酒,如果实在要喝,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摄入量要控制在不超过15克,这相当于下图的饮酒量。

4

饮食不卫生

饮食不注意卫生,可能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会导致腹痛、嗳气、上腹胀、反酸等症状。

建议: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注意卫生,保持清洁;日常定期给餐具进行消毒,进餐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这是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有效手段。

另外,建议定期体检,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及时治疗。

5

某些药物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会伤害胃黏膜,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建议:服用药物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并看好说明书。

至于大家说的吃辣会伤胃,其实这是个误区。辣椒本身不会伤胃,只不过它含有的辣椒素会造成食管和胃的灼烧感,这种灼烧感并不是实质性的伤害。不仅如此,适当吃辣还对胃部健康有益。

2021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北京大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在10年期间分析了51万中国人。结果发现:爱吃辣能降低胃肠道癌风险。与不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风险降低19%,胃癌风险降低11%,直肠癌风险降低10%。

不过,虽然吃辣对胃有好处,但如果过量吃辣则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另外,很多辛辣口味的菜肴都可能高油高盐,常吃会损伤胃部健康。

保护胃要这样做

要想让胃保持健康状态,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之外,下面这些好习惯也很重要。

1

多吃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中不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分,还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比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维生素 C 等,这些成分都能帮我们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保护胃部健康。

有研究显示,虽然蔬菜的摄入量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但葱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对预防胃癌具有保护作用。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也能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综合分析截至2020年全球17项相关研究数据的结果显示,每周摄入水果≥3次与<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62%;每周摄入蔬菜≥3次与<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风险降低38%。

所以,在饮食上我们一定要尽量增加蔬菜的摄入,每一餐要让蔬菜的量占到餐盘的一半,并多选深色蔬菜,经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至于水果,每天吃上2~3拳头的量即可。

2

常吃豆制品

黄豆以及豆腐、腐竹、素鸡、豆干、豆腐丝等豆制品中富含大豆异黄酮。有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能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具有预防和抵抗胃癌的作用。

3

别吃得太撑、要细嚼慢咽

每餐控制好进食量,不要吃得太撑,七八分饱就可以了,避免加重胃肠负担。细嚼慢咽就能很好地控制进食量,避免吃撑,每口饭多嚼几口能让食物被咀嚼的更加充分,增加消化液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使其更好消化,减轻胃肠负担。

4

保持健康体重

要想保护胃部健康,还得控制体重。肥胖人群普遍内脏脂肪较高,一项胃癌风险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内脏脂肪是贲门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另外,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相关,在促进胃癌疾病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如果 BMI≥24就属于超重,BMI≥28就属于肥胖了,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并且,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 85cm 就属于腹型肥胖,即便你的 BMI 在正常范围内,但腰围超标,也得减肥哦!

控制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不仅是为了身材好,更是为身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结

现在饱受胃病困扰的人很多,甚至年轻人的胃也在慢慢垮掉,“护胃行动”迫在眉睫。

平时要杜绝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特别是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如果胃经常不舒服,一定要尽早重视,别对“胃病信号”置之不理哦!

参考文献

[1]徐海蓉,徐耀初.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中国肿瘤,2002(02):21-23.

[2]张爱斌,于潇.快节奏生活下饮食与胃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2,35(6):656-659.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22.06.016.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2022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消化杂志,2023,43(07):433-446.

[4] 袁玲芝,唐丹,彭进等.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调查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5):558-564.DOI:10.11817/j.issn.1672-7347.2017.05.013.

[5]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管理协作组-胃癌专业组.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36) : 2837-2849.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0608-00968.

[6]李勇,范立侨,马建华,等.胃癌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附12525例病例分析[C]//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14:1.

[7]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8] 马吉祥,苏军英,李会庆等.大豆异黄酮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34-436.DOI:10.3321/j.issn:1001-0580.2003.04.023.

[9]崔桂芳,缪巍.内脏脂肪在胃癌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3,13(12):20585-20594

[10]Chan, Wing Ching et al. “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tract cancers: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 50,1 (2021): 199-211. doi:10.1093/ije/dyaa275

标签:

最新
  • 胃很怕的5个习惯,很多人不当回事,几乎每天都在做!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问题,不单单是难受,还会耽误

  • 中新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会启幕 两国共话生命健康创新未来

    记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12日,中新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会首期主题

  • 2月北京CPI由升转降 金饰品价格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受节日效应逐

  • 驻马店市驿城区雪松街道开展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织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学生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幼儿食品安全问题显得尤

  • 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3家

    【简介】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1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

  • 高品质、高颜值、高价值,皇家剑南春·乙巳瑞蛇引领高端文创酒赛道

    在去年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上,剑南春高端战略单品皇家剑南春正式上

  • 法治在线丨聚餐饮酒后出意外 同饮者一定要担责吗?

    酒桌聚餐,推杯换盏,气氛热烈下,不仅自身要注意饮酒适量,也要关

  • 赛艇运动起源于哪里?皮划艇属于什么运动?

    赛艇运动起源于哪里?1、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

  • 新闻分析:中国科学家何以领衔国际大科学计划?

    新华社广州12月18日电 新闻分析:中国科学家何以领衔国际大科学计

  • 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 福建扩大对台先行示范效应

    中新网福州12月17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发改委总规划师林有17日

  • 中新教育丨山西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五年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200万人

    中新网太原12月10日电 (记者 杨静)五年来,山西累计向社会输送毕

  • “西藏粮仓”已累计完成13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标题:西藏粮仓已累计完成134 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11月26

  • 北方最大海水淡化项目在天津投产

    中新网天津11月16日电 (王顺琦)记者16日从天津市滨海新区获悉,先

  • 摩纳哥驻华大使马思颂:“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沪盛大开幕。

  • 曲艺剧《万里归来仍少年》在蓉首演 呈现苏东坡少年时代

    中新网成都11月10日电 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打造的曲艺剧《万里归来

  • 水资源费改税走向全国

     12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 旅游
    • 环球滚动: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太阳能“盐湖提锂”新技术

    • ​西平县焦庄乡:人大代表“秸”尽全力 助力“三秋”生产

    • 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我为群众办实事 专项整治占道经营 打造文明幸福星

    • 北斗导航系统再添双星,将开展新技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