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如今“无现金”出门已是家常便饭,大家都习惯了手机扫一扫就能收付款的便捷。与此同时,一些人发现,传统的现金支付有时会遭遇尴尬:找零找不开、无法享受优惠等情况,让想要用现金支付的消费者感到为难。对此,有同样遭遇的网友无奈地表示:“花个现金怎么这么难?”
仿佛是为了呼应“花个现金怎么这么难”,6月14日,工人日报就报道了一起事件。80多岁的夏老伯近日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他和老伴前往桂满陇正大广场店就餐时,却被告知只能“扫码点餐”。由于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使用的是老年手机,根本无法扫码。最终,面对餐厅“不能通融”的“统一规定”,“吃不到饭”的老两口只得饿着肚子,怏怏而归。
而这一现象,这不仅给广大顾客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更是挑战现金,即人民币的尊严及法律的权威。《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第18号》明确规定,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就此而言,排斥与拒收人民币现金,就是直接的违法行为。
当然,从商家与店家的角度出发,眼下,数字化确实日前发达,覆盖面也是日益拓展,几乎已经将整个社会生活一“网”打尽。因此,排斥与拒收现金,似乎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另一个细节,即“数字鸿沟”。数字化的发展,原本就使得部分群体,如老年人等,深感“数字化”所造成的“不能承受之痛”,如果我们再人为地出台相应的规定,那么,对于这一部分群体而言,不仅剥夺了他们的支付选择权,更是严重削减了社会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所产生的“红利”与“获得感”“幸福感”。
因此,面对“排斥与拒收现金”的任性所造成的“花个现金怎么这么难”的感叹,整个社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需要广大消费者学会依法维权,当然,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更是需要职能部门的积极“撑腰”。严肃治理这类情况,既是守护每个人的利益,也是维护国家货币使用的基本态度。令人欣慰的是,今年4月21日,央行对外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依法对两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并予以曝光。这既是给部分任性的商家与店家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醒所有商家与店家,“有抱怨的地方就有商机”。如果我们能够准备必要的零钱,并提供现金服务,那么,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一小小的却又暖心的举动,也必然为自身赢得良好的声誉与机遇。
标签: